Toggle navigation
直到世界的尽头
主页
搜索
考研--管综--逻辑--攻略---从条件判断题型解法
考核考试
2021-11-11 18:37:56.0
# 通用诀窍 先找重复信息,从重复信息入手 最多的重复优先考虑 没有假言 ,多对多时才需要画表格 # 排序题 身高分数等 解法 不等式 # 一一匹配 人跟身份 表格法 # 空间 坐标法 # 复杂推理 一一匹配 重复元素分析法 # 复杂推理 一对多 多对一 匹配 划线法,确定的实线,排除的虚线 重复多的信息放中间 # 选人问题 排除法 # 论证逻辑 1、分析论证结构 论点是什么 论据是什么 2、考虑相关性 对象一致 事件一致 程度一致 可以同义替换 3、对象 题型 除了 4、注意防范绿叶句和绿叶词 5、质疑题主要 明否暗肯 和 两个阶段 6、注意时态变化的干扰项,比如题干是未来,选项是 “近年来” 过去式 7、“我认为” “我承诺” 属于主观观点,不代表事实 8、注意只有论点的干扰项 需要有对应关系 9、扩大对象的周延的干扰项 一般不选 10、绝对化与绝对化一致 可能对可能 多数对多数 少数对少数 # 必须假设型 先对结论取非, 看看选项能够推出 取非后的结论 # 1、事实假言型 题干信息假言+事实 从事实出发做串联 肯前否后别犹豫 重复信息直接连 李对张 李非王 肯前否后来帮忙 # 2、假言事实型 题干全是假言 不给事实 答案事实 假言推事实 办法就两种: 要么找矛盾 要么找二难。 1、找矛盾 本身矛盾 或者与 数量矛盾 2、找反对 3、找 A或 非A 二难推理 # 假言假言型 特征:答案既有事实也有假言 或者 选言(或命题) 假言一般推假言, 选言也可是答案, 此时就把题干串, 重复信息是关键, 如果题干不重复, 选项带入找答案。 # 问题出发型 题干问题有事实,这个事实优先使,能推事实直接推,如果不能用排除。 # 匹配关系型 重复信息拉关系, 两两互斥没关系, 涉及数量矛关系, 表格连线定关系。 # 定义推断 注意 主语 时态 结构 的对应关系 常见错误: 有的不 新比较 偷换概念 偷换论证对象 转移论题 # 百分比对比题目 同比削弱,差比加强  # 形式逻辑 口诀一:充分条件前推后 口诀二:必要条件后推前 口诀三:充要条件两头推 口诀四:除非否则去“除”去“否”,箭头直接向右划 口诀五:加“非”去“否”,箭头右划 口诀六:“除”字去掉,箭头反划 口诀七:逆否等于原命题 口诀八:有箭头指向则为真,没有箭头指向则可真可假。 快速得分技巧:这类题型很简单须秒杀,口诀背熟,看到关联词就想到对应口诀。 # 对当关系(4种) (1)矛盾关系:一真一假。 “所有”与“有的不”; “所有不”与“有的”; “必然”与“可能不”; “可能”与“必然不”。 (2)反对关系:可同假,不同真。 “所有”与“所有不”; “必然”与“必然不”; 两个所有,至少一假:一真另必假,一假另不定。 两个必然,至少一假:一真另必假,一假另不定。 (3)下反对关系:可同真,不同假。 “有的”与“有的不”; “可能”与“可能不”; 两个有的,至少一真:一假另必真,一真另不定。 两个可能,至少一真:一假另必真,一真另不定。 (4)推理关系:上真下必真,下假上必假,反之则不定。 所有→某个→有的; 所有不→某个不→有的不; 必然→事实→可能; 必然不→事实不→可能不。 # 隐含三段论 关键词:三种命题方式 (1)A→B,因此,A→C。要求补充一个条件,使上述结论成立。 (2)有的A→B,因此,有的A→C。要求补充一个条件,使上述结论成立。 (3)有的A→B,因此,有的B→C。要求补充一个条件,使上述结论成立。 快速解题技巧: 隐含三段论的秒杀规律: 如果出现“有的”,则一定只出现2次,一次在前提中,一次是结论中; A、B、C三个词各出现2次。 # 二难推理+假言命题的负命题 (1)二难推理 因为A并且非A必然为真,若有A→B和非A→B,则B必然为真。 (2)假言命题的负命题 ①假言命题的负命题公式:非(A→B)=(A且非B) ②易错点:A→B的负命题是A且非B,不是A→非B # 简单命题的负命题 (1)求简单命题的负命题的等价命题,使用关键词替换法即可迅速求解。 具体口诀如下: “不”+“原命题”,等价于:去掉原命题前面的“不”,再将“原命题”进行如下变化: 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并且变或者,或者变并且; 所有变有的,有的变所有; 必然变可能,可能变必然。 (2)注意点: 否定词“不”后面的上述关键词需要变,否定词之前的不能变。 (3)“都”=“所有”,“不都”=“不是所有”=“有的不”,“都不”=“所有不”。 (4)出现连续的两个否定词,直接约掉即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 简单命题的真假话命题 (1)找矛盾法 第一步:找矛盾 ①A与A ②“所有”与“有的不” ③“所有不”与“有的” ④“必然”与“可能不” ⑤“必然不”与“可能” 没有矛盾关系时,找反对关系: ①反对关系(至少一假):“所有”与“所有不”; ②下反对关系(至少一真):“有的”与“有的不”。 第二步:由题干信息对所有命题真假的界定(如“以上判断只有一句为真”),推知其他命题的真假。 第三步:根据命题的真假,判断真实情况,即可判断各选项的真假。 (2)假设法 假设某种情况为真,看能否推出矛盾,若能推出矛盾,则此假设为假;若不能推出矛盾,则此假设为真。 # 复杂命题的真假话命题 (1)找矛盾法: 第一步:符号化; 第二步:找矛盾。 A与非A/A→B与A且非B/A且B与非A或非B/A或B与非A且非B/ 要么A要么B与(A且B)或(非A且非B) 第三步: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可根据真命题的个数,推知其他命题的真假。 第四步:根据命题的真假,判断真实情况,即可判断各选项的真假。 注意: ①箭头只可能与并且矛盾,或者只可能与并且矛盾。所以,从箭头、或者入手找矛盾会更加有效。 ②找矛盾有两种方式: 1)题干中给出的几句话之间有矛盾 2)A与非A矛盾。A与非A无论题干有没有给出,都是矛盾的。而A或非A必然为真,我们也将其称为永真式。 (2)假设法: 假设其中一句话为真,看能否推出其他信息的真假。 # 因果型削弱题 (1)因果型削弱题的题干形式 ①因果型。 即题干先说原因,再说结果。题干的结构为:原因A→导致结果B。 ②果因型。 即题干先说现象(结果),再说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 题干的结构为:现象(结果)B←原因A。 (2)因果型削弱题的削弱方式 ①另有他因。 其他原因导致了结果B的发生,而不是原因A。另有他因是万能命题法,所有因果联系都可以用“另有他因”来削弱。 ②有因无果。 出现了原因A,却没有出现结果B。 ③无因有果。 没有原因A,也出现了结果B。 有因无果和无因有果,可以统称为举反例。 ④因果倒置。 B是造成A的原因,而非A是造成B的原因。 规律:在削弱题中,只要题干中出现“因果倒置”的选项,必为正确答案;同理,在支持题里面出现“并非因果倒置”的选项,必为正确答案。 ⑤因果无关。 若题干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明显的跳跃、概念上的不一致,等等,那么只要找出前提和结论中的概念差异,指出二者没有因果关系即可削弱,这就是因果无关(折桥法)。 (3)关键词快速得分法 “有因无果”“无因有果”“因果倒置”和“因果无关”,一定要提及题干中的“因”和“果”,也就是说,这四类选项一般要出现题干中原因和结果的关键词句,所以,通过关键词句可迅速求解。但要注意,此种方法只能作为参考,不必然正确。因为“另有他因”“补充新论据”“提出反面论据”“削弱隐含假设”等方法,一般不会出现题干中的关键词。只使用关键词法来投机取巧的同学,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 因果型支持题 (1)因果型支持题的题干结构 ①论据是现象,结论是原因,即果因型:现象(结果)导致←结论(原因)。 ②论据是原因,结论是结果,即因果型。原因→结果。 (2)因果关系的支持 ①因果相关。 若题干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有明显的跳跃,或者概念上的不一致,那么,这个题干的隐含假设就是前提讨论对象与结论对象之间有因果联系,所以,建立起二者的因果联系即可支持。可称为因果相关,或补充隐含假设。常用搭桥法。 ②排除他因 题干说原因A导致了结果B的发生,正确的选项指出没有别的原因会导致B发生,当然就支持了题干。 ③无因无果。 题干:有原因A时,有结果 B; 选项:无原因A时,无结果B; 根据求异法,A、B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故能支持题干。 ④并非因果倒置。 题干认为A是B的原因,正确的选项排除B是A的原因这种可能。 # 因果型假设题 (1)题干结构 原因A→导致结果B。 (2)假设方法 ①因果相关(搭桥法)。 若题干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有明显的跳跃,或者概念上的不一致,那么,这个题干的隐含假设就是前提讨论对象与结论讨论对象之间有因果联系,可使用搭桥法建立因果关系。 ②排除他因。 题干说原因A导致了结果B的发生,其隐含假设是没有别的原因会导致B发生。 ③并非因果倒置。 题干认为A是B的原因,要排除B是A的原因这种可能。 # 解释题 (1)解释题的本质 解释题的本质是找原因。题干给出一段关于某些事实,现象或差异的客观描述,让我们找到一个正确的选项,用来解释事实、现象或差异发生的原因。 (2)解题技巧 ①转折词。 解释题中往往有转折词,如“但是”“然而”等,转折词的前后一般就是矛盾或差异的双方 ②关键词。 矛盾或差异的双方如果有关键词不同,可能是因为这个不同导致矛盾或差异。 ③另有他因。 要找到差异或矛盾的原因,往往通过寻找他因的方法。 ④不质疑现象。 题干中给出的现象,默认为事实,我们需要找到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而不能质疑这些事实。 ⑤不质疑矛盾的任何一方。 题干中给出矛盾的双方,我们不质疑任何一方,只解释为什么出现矛盾,或者找个选项化解矛盾。 # 争论焦点题 争论焦点题难度比较大,目前还没有辅导书对这类题目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老吕独创解决争论焦点题的四大原则: (1)差异原则 争论的焦点必须是二者观点不同的地方,即有差异的地方。 (2)双方表态原则 争论的焦点必须是双方均明确表态的观点。如果一方对一个观点表态,另外一方对此没有表态,不是争论焦点。 (3)论点优先原则 论据服务于论点,所以当反方质疑对方论据时,往往是为了说明对方论点不成立,这时争论的焦点是双方的论点不同。在双方论点相同时,质疑对方论据,争论的焦点才是论据。 (4)举例部分无焦点原则 使用例证法或者举反例时,例子一般不是焦点。 # 结构相似题 (1)形式逻辑型结构相似题 解题步骤: ①读题干,寻找有没有简单命题或者复合命题的关键词,如果有的话,则判断为形式逻辑型结构相似题。 ②写出题干的推理结构,如有必要,将其符号化。 ③依次对照选项,找出推理结构与题干相同的选项。 (2)论证逻辑型结构相似题 解题步骤: ①读题干,寻找有没有简单命题或者复合命题的关键词,如果没有,则判断为论证逻辑型结构相似题。 ②找到题干的论证方式或谬误。 ③次对照选项,找出论证结构与题干相同的选项,或者犯了与题干中相同谬误的选项。 # 推论题 (1)取非法 ①推论题可以使用取非法的情况。 如果题干的提问方式如下,可以使用取非法。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断定必然为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能推出以下哪项断定?” 此时,正确选项是题干的必然推论。如果把题干看成A.正确选项看成B,则有“A+B”。因为 “A→B”等价于“非B→非A”,所以否定正确的选项,就能否定题干,由此可以检验推论题选项的正确性。 ②推论题不能使用取非法的情况。 如果题干的提问方式为“如果上述断定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断定”,则题干能增加正确选项的成立性即可,此时,题干是正确选项的论据,但未必能使正确选项必然成立。此时,不宜使用取非法。 (2)推论题解题技巧 ①相关性。 紧扣题干内容,正确的答案应该与题干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与题干重合度越高的选项越可能成为正确答案。切忌用题干之外的信息进一步推理。 ②关键词。 推论题的正确选项大多句含题干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定位法可提高解题速度。 ③典型错误。 1)无关选项。 内容与题干不直接相关。 2)推理过度。 扩大推理的范围,扩大论证的主体。 3)绝对化。 带有绝对化词汇的选项一般为错误选项,如:“所有”“只有”“最”“唯一”“完全”“仅”,等等。 4)新内容。 出现了新内容的选项般为错误选项,如新概念、新名词、新动词、新比较等。